新学期开课啦:向校园欺凌说“不”,让AI守护青春时光
发布时间:2025-09-01 12:03
来源:
走廊角落的低声威胁,卫生间里的故意推搡,网络群组中的恶意嘲笑——这些看似“小事”的行为,可能正将某个孩子推向绝望边缘。2025年初,西北某中学一名男生因长期被索要钱财而不敢上学,直到关键词报警系统捕捉到“再不给钱就打你”的威胁,一场持续半年的欺凌才被揭开。
开学季的校园充满欢声笑语,却也可能是某些孩子沉默噩梦的开始。校园欺凌并非“孩子间的打闹”,而是全球第三大青少年健康威胁。随着新学期到来,识别、预防与应对欺凌成为比学业更优先的“开学的第一课”。
什么是校园欺凌?超越打闹的恶意行为
校园欺凌是强势一方针对弱势一方重复实施的恶意行为,具有故意性、重复性、力量不均衡性三大特征。它可能发生在教室、操场、宿舍,甚至虚拟网络,但最新数据显示:35%的欺凌发生在厕所、宿舍等监控盲区。
校园欺凌的四种表现形式
身体欺凌:推搡、踢打、抢夺财物等
言语欺凌:辱骂、嘲讽、威胁、恶意起绰号
社交欺凌:孤立、排挤、散播谣言
网络欺凌:在社交媒体发布恶意内容、公开隐私信息
欺凌的伤害:受害者、施暴者与旁观者的三重创伤
受害者:厌学(87%)、抑郁(64%)、自伤风险增
热点
推荐